球化退火工藝主要用于低碳鋼、中碳鋼、低碳合金結構鋼中碳合金結構鋼的冷鐓、冷擠壓前的預先熱處理。其目的是降低硬度,增大基體塑性指標,防止冷鐓和冷擠壓時零件開裂。目前在螺紋緊固件和中小型滲碳件、碳氮共滲件的初始成形中運用較多。
對于高碳鋼及高碳合金工具鋼,球化退火可用來降低硬度,便于切削加工,提高表面精度。并能減少最終熱處理的變形開裂。
球化不均勻的原因是:退火加熱溫度低,保溫時間短,最終生成細片狀珠光體和點狀碳化物;加熱溫度高,加熱時間過長,產生大顆粒碳化物及粗片狀珠光體;球化退火前用正火消除網狀組織或大塊狀碳化物。
退火加熱溫度低,使奧氏體化不均勻,原始組織中滲碳體未完全斷裂,碳原子擴散不充分。通過共析轉變溫度時,在富碳區,未溶解碳化物迅速長大,并按球狀析出,在球狀碳化物周圍伴隨鐵素體形成;在貧碳區,首先形成細片狀珠光體,若在Ar1以下停留時間過短,使滲碳體不能充分球化,最終冷卻后,形成條狀組織、多角形及人字形組織。
加熱溫度太高時,滲碳體全部溶解,球化時失去滲碳體核心,不利于球化,而導致球化不均勻。
低碳鋼在球化退火時,因碳化物少,球化時碳原子擴散距離大,球化困難,易形成片狀組織,故操作時應注意控制溫度和保溫時間。
亞共析鋼中存在大塊狀的鐵素體和珠光體,球化退火后,碳化物分布極不均勻。原始組織為片狀珠光體時,當只用少于A1以下溫度低溫球化退火時,即使長時間保溫,球化還是很困難的。
在相同的含碳量下,球化溫度一定時,球化退火時間越長,碳化物晶粒越粗大,硬度越低。在相同的球化時間內,球化溫度低的硬度高。從奧氏體化溫度冷卻到等溫時的冷速越快,轉變溫度越低,使鐵素體和滲碳體擴散越困難,越不利于形成球狀組織。故應以10~20℃/h的冷速緩慢冷卻。
過共析碳鋼或高碳合金鋼常出現欠熱組織(未溶解的片狀碳化物),該組織硬度高,淬火加熱易溶解,使淬火開裂傾向增大,殘留奧氏體增多??赏ㄟ^補充低溫球化退火改進,同時應嚴控球化退火的奧氏體化溫度、時間及冷卻規范。
低碳鋼和中碳鋼球化體評級見JB/T 5074-2007標準,冷鐓、冷擠壓時的組織一般4~6級合格。
滾動軸承鋼球化退火后按GB/T 7813-1998標準評級,一般2~4級合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