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奧氏體”概念:任何成分的鋼在熱處理時都要首先加熱,加熱到A1以上溫時,開始了P轉化為S,像這種由加熱獲得的A組織我們就稱為“奧氏體”,下面我們以共析鋼為例,來分析奧氏化過程。
A1點以下的共析鋼全為珠光體組織,珠光體是由層片狀的鐵素體與滲碳體組成的機械混合物,鐵素體含碳量很底,在A1點僅為0.0218%,而滲碳體晶格復雜,含碳量高達6.69%。當加熱到A1點以上時,P轉變成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奧氏體,A含碳量77%,因此我們可以得出奧氏體化過程必須進行晶格的改組和鐵,碳原子擴散。奧氏化過程我們簡單分成以下三個方面:
(一)奧氏體晶核的形成和長大
A(奧氏體)晶核是在F(鐵素體)與Fe3C(滲碳體)的界面形成的。為什么在這里形成,原因很多,但最主要的原因,是含奧氏體的碳量界于鐵素體與滲碳體兩者之間,而這里為形核提供了最良好的條件。
(二)殘余滲碳體的溶解
A與F的進品格相比較,F的晶格較接近A晶格,但合碳量遠遠不能滿足A的需要,因此A一方面不斷吞吃F轉變為A晶格結構,另一方面又不斷溶解Fe3C補充自身含碳量的不足,但是Fe3C的溶解速度遠比F轉變A晶格速度滿得多。
(三)奧氏體的均勻化
殘余滲碳體全部溶解后,A中的碳濃度在一段時間內用仍不均勻,在原來滲碳體處含碳量較高,在原來鐵素體處含碳量較低,經過一段時間的保溫,原子不斷的擴散,這是A中的含碳量才變的均勻。